(资料图片)
你好,疑似病人是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诊断的,作为非医务人员,我们要知道新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典型症状,也有少数以腹泻、食欲不佳、恶www.nfysw.com心等不典型症状就诊的;也有患者是没有症状的,对于是不是考虑这个病,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想想有没有武汉归来人员接触史、疑似病人、确诊病人接触史、聚集性发病…情况,当然没接触过也不能完全排除,卫健委发布的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提出,不确定流行学病史的,满足相应的临床表现,也可以诊断疑似病例。
1、什么是疑似病例?很浅显易懂,就是可能是这种病,一个疑似病例通过完善核酸检测、观察,最终可能成为确诊病例、被排除疑似病例、或者继续保持为疑似病例。就像有些情况下,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的情况,需要继续观察,复测。
2、疑似病例都有哪些症状?对于医务人员,确诊一个疑似病例,按照第五版试行诊疗方案 是规范的流程的,需要流行病学病史+临床表现,临床表现里面从症状、胸部CT、血常规三个方面考虑。而且第五版试行诊疗指南,对于疑似病例的诊断,针对湖北省人和非湖北省人提出了两套方案,进一步减少了漏诊率,利于疫情的控制。对于非医务人员,胸部CT、血常规因为缺乏专业知识,不方面独自理解,我们主要从流行病学病史和症状上了解疑似病人的特点。
1)流行病学史
(1)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,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及居住史;(2)发病前13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)核酸检测阳性者)有接触史;(3)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,或来自有病理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;(4)聚集性发病。
2)症状:
多数是表现为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少数的人会伴有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腹泻的症状。病重、病危的患者可以是中低热或者不发热。轻型患者仅仅表现为低热、轻微乏力等,无肺炎表现。就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性感染的患者病情的了解,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。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。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。
3、对待不舒服,不能草木皆兵。随着疫情的发展,人们闲在家中的时间延长,很多人感觉有些地方不舒服,就担心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;这种情况下大家想下自己有没有流行病学病史,这次不舒服有没有啥诱因(受凉了、熬夜了、吃凉东西了、精神紧张了)、自己原来有没有过这种情况、有基础疾病的话是不是本来自己的病就会出现这种不舒服、不舒服厉害不厉害。虽然我们不具备专业知识,这些基础的身体情况自己还是可以估量一下的,就像很多人受凉后打喷嚏,平时健健康康的,感觉自己就是感冒了。但是对于不明原因的、症状明显、病情进展快的,一定要及时就诊,毕竟跟害怕交叉感染相比,性命更重要。
小结:疑似病例有症状的话多表现为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少数表现为腹泻、食欲不佳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还有无症状行患者,核酸检测阳性,也是有传染性的。